【每日一禅】什么也不做,从容不迫
先闭上眼睛,冥想。什么都不做,坚持五分钟。
好,五分钟到了。(是不是很漫长?)
在这五分钟内,你确定什么也没做吗?你的眼睛没有瞄手机吗?你的手没有玩圆珠笔吗?你没有捋头发、摸鼻子?你没有抖腿、挠痒痒?
这些都没做?很好。
那么,你有没有跟着念头跑呢?
就算肢体一动不动,我们的念头却动个不停。
我们没有一刻能够闲下来。
我们的心就像一只猴子,不停地追逐攀缘,不是向外攀缘,就是向内攀缘。
好像总是要抓取些什么东西,自己才能“安心”。
其实我们从来没有“心安”,只是不停地用一个妄念替代另一个妄念。
且不说上班工作时的忙乱,说说下班回家之后,你在做什么吧:打开电视,不停地换台?吃东西,喝饮料?拿起手机看微信?还是上网玩游戏?......
念头纷飞而不自知,身心是如此的散乱,没有一个当下是安住的。
我们太忙太累了,于是憧憬着去一个地方“彻底放松”,但是当我们到了美丽的休假地,却又忙着赶景点、拍照片、秀微信,给老公买礼物,给朋友打电话,或者突然又去收发“重要邮件”,一个休假回来,简直比上班还累!
有位朋友说得很有趣:一个美好的假期不是你拍了多少照片,而是你有多少发呆的时间。
真正的自在是什么?
不是随时跟随自己的妄念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而是可以让内心安住,什么也不做。
也许你会说:什么也不做,那不是浪费时间吗?你都不能静下心来面对自己,不知道内心真正的需求,只知道盲目地奔逐攀缘,这才是最大的浪费时间。
也许不做点什么,你就无法面对内心的不安?那么,你的不安和焦虑是什么?
反观自照,问问你自己。
想证明自己?害怕被人超越?还是在逃避什么?
无论是什么,你都要看到它,面对它,放下它。如果不能看破和放下这些不安和焦虑,你就会一直被它们役使而不自知,这就是无明业力的驱动。
真空才能生妙有,无为方能无不为。
大多数人只知“实有”,不知“空无”的妙处。
建议你每天抽出那么一段时间,找一个安静的地方,独自安坐。你都不必打坐,只是闲适地安坐着,和自己在一起。
“一念不生全体现,六根才动被云遮”。当心静定下来时,才能观照到本来的清净,生起本有的自在。一旦动了眼耳鼻舌身意,清净本心即刻就被遮蔽。
我们的心太忙太乱,是时候让心休息一下了。
无所事事,什么也不做,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,不依人,不依事,不攀缘,体验一种无所依的快乐。
“何期自性本来清净!”这是内心本有的喜悦与自在。
带着这份喜悦与自在,再投入学习、工作、生活,无论行住坐卧、语默动静,你的内心都能安详自如,这就是无心于事、无事于心,事事无碍、解脱自在!
你在做什么?什么也不做。
你在想什么?什么也不想。
你想去哪里?哪儿也不去。